经济日报:为车市“内卷式”竞争踩刹车

admin 2025-07-05 11:21:02 625

经济日报:为车市“内卷式”竞争踩刹车

破除汽车行业 " 内卷式 " 竞争又见新动作。进入 7 月份,比亚迪在全国叫停 " 限时一口价 ",启用新购车政策。特斯拉中国宣布,Model 3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,售价上调 1 万元。这被业内解读为,车市 " 价格战 " 正在踩刹车。

今年前 5 个月,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1282.6 万辆和 1274.8 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 12.7% 和 10.9%。不过,与产销量双位数增长形成对比的是,不少整车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堪忧,上游供应商账期被 " 越拖越长 ",下游经销商 " 越卖越亏 ",汽车市场总体呈现 " 增量不增收、增收不增利 " 怪象。

我国汽车产业深陷以无序 " 价格战 "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" 内卷式 " 竞争。从 " 油电同价 " 到 " 电比油低 ",从 " 豪车打对折 " 到 " 限时一口价 ",不到 3 年时间," 价格战 " 打了四轮。" 价格战 "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家电、手机、电脑等消费品行业,哪一个没打过?然而,当汽车行业的 " 价格战 " 变得无序,打到 " 谁都不挣钱 " 时,其对产业生态的破坏性就值得警惕。

无序 " 价格战 " 虽然在短期内能吸引一些价格敏感型客户并增加销量,但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,带来一系列问题。比如,有的企业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,忽视长期技术积累和创新研发投入,进而削弱行业整体竞争力;有的企业会选择利用优势地位,向上下游 " 强行压价 "、延长账期、转嫁压力,进而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;有的企业则会偷工减料、减质减配、以次充好,进而破坏产业健康发展生态。

当然,有人也会抬杠:无序 " 价格战 " 对消费者友好,买车能少花不少钱。不过,汽车是一个高价值的耐用消费品,从来都不是价格越便宜越好。汽车使用场景复杂,且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,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。无序 " 价格战 " 的持续升温,客观上会催生车企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 " 以价换量 " 行为,带来新的安全隐患。

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从供给端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,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,创新力、需求捕捉力、品牌影响力、核心竞争力强,产品和服务质量高。从分配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 " 投资有回报、企业有利润、员工有收入、政府有税收 "。而汽车行业以无序 " 价格战 "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" 内卷式 " 竞争,具有鲜明的内耗性,过多资源、要素投入低效,甚至无效竞争,抑制了创新活力的释放,阻碍了供需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形成,迟滞了投入与分配的循环通畅。

此次车市 " 价格战 " 之所以能踩下刹车,一方面在于车企 " 降价提量 " 边际效应递减。以某头部车企为例,今年上半年月销量均在 30 多万辆。这表明,单纯依靠降价刺激销量的效果在减弱。更何况,你降价友商也在降价。在产品力差不多的情况下,各大车企竞相打无序 " 价格战 ",最终就是 " 谁都不挣钱 ",销量还提不上去。既然无序 " 价格战 " 对于提高销量无意义,再打下去的动力必然不足。

另一方面在于有关部门对 " 内卷式 " 竞争治理效果正在显现。5 月以来,中汽协发布《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》,得到行业积极响应。工信部明确表示,无序 " 价格战 " 没有赢家,更没有未来,并加强了产品一致性抽查,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,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。

低价不仅影响产品质量,还关乎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,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要聚焦重点难点,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。这为我们下一步治理汽车行业 " 内卷式 " 竞争,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,值得期待。

点赞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