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杀的妻子,自毁的赖清德

admin 2025-07-06 21:45:01 697

事涉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的 " 京华城图利案 " 近日再现重大风波。7 月 1 日,关键嫌疑人、前台北市副市长彭政声的妻子在高雄跳楼自杀消息传出,震惊岛内。事发突然令人痛心,正等待开庭的彭政声闻讯当场崩溃大哭,并表示自己认罪只是想让妻子安心," 现在她不在了,我也没什么顾虑了 "。

彭政声(居中)搭高铁于 1 日下午 1 点半赶抵妻子坠楼现场,神情落寞不发一语,直到下午 3 点半仍未离开。

彭政声是 " 京华城案 " 中几个重要嫌疑人中唯一认罪并被保释的。今年 4 月 1 日,他告诉法官 " 已认罪,答辩方向没变,没有要翻供 "。但在具体审讯过程中,彭称其参与的 " 行政程序都合法 ",连法官都感奇怪,问他 " 都合法你认什么罪 "。彭的辩护人表示,是因为检方称其所依据的城市改造计划有问题,所以他才认罪。

本来,彭以为认罪可以暂时躲过司法骚扰,结果还是不断被司法单位叫去调查,因为次数实在过多,导致住在高雄的彭政声不得不在台北租房子居住,以备随时接受调查,也正因为这种高度紧张不堪其扰的生活,使其已经年过七旬的妻子患上严重忧郁症,也最终导致不幸。

彭政声的政治立场偏绿,他在过去高雄政府任职,后来受柯文哲重用,任其为台北副市长。" 京华城案 " 中他突然认罪,也曾让民众党支持者深感不快,有人甚至怀疑他是绿营卧底。而实际上彭因受柯文哲重用,又因认罪,一度遭绿营排挤。这次丧妻之痛,使彭政声喊出 " 不再忍受 "。彭政声是 " 京华城案 " 中可以指控柯文哲最重要的证人,如果彭政声翻案,可能动摇 " 京华城案 " 的整体结构。作为关键证人,其境遇牵动着整个案件走向,也牵动民众党支持者的心。

同日,另有一名重要证人朱亚虎的庭讯过程被他人公开并解读,也因此暴露出检方诱导证词、威逼利诱等违反程序的手段。加之彭妻之死,岛内民众党支持者愤怒抗议涌至台北法院门口,声讨司法不公。

赖清德上台以后,民进党当局运用司法工具打击异己,执法超越所谓比例原则,频繁拘捕、约谈政治人物和民众。令人揪心的是,在彭妻自杀如此重大事件发生后,岛内检方并无收敛,依旧约谈民众党籍民代张启楷。约谈的起因是民众党主席、民代黄国昌上个月在立法机构质询法务部负责人郑铭谦时,质疑检方在侦办 " 京华城土地案 " 时,涉嫌以辱骂、恐吓等方式讯问涉案人,并要求播放相关录音。但岛内司法单位却以黄国昌播放录音带对社会造成误导,损害检方办案的威信与信任为由,发动对民众党的司法调查。张其楷因此被约谈——以一件小事为由头,然后对于在野政党发动全面调查,民众党只是步国民党后尘。国民党则因为所谓伪造联署签名案而导致几乎所有地方党部被调查,至今还有大批党工在押。

民进党当局如此横行,对于民众党而言,也找到属于自己在这次反罢免运动中的政治诉求,即捍卫司法公正。

彭妻自杀当天,也是赖清德所谓 " 团结十讲 " 的第四讲开讲,主题为 " 防务 "。对于彭妻之死这一大事件,赖清德在演讲中只字未提。

赖清德的 " 团结十讲 " 事故不断,各种错误让人目不暇接。令绿营内部也难以忍受,讥讽声与质疑声纷至沓来。" 深绿 " 名嘴温朗东在赖清德第三讲后炮轰,赖清德犯了策略错误,影响到 " 大罢免 " 焦点,要求赖清德不要再讲下去。但赖清德的自大与偏执,使其不可能听取别人的意见,第四讲照常进行,整个演讲计划也没有临时中断的迹象。

赖清德自我膨胀,拒绝聆听批评,执意推进演讲计划,成了政治自毁的典型。过去在野阵营连篇累牍的批评,都赶不上赖自己的 " 现身说法 "。仅仅才四篇演讲,其言论已暴露出对民间疾苦的无知与冷漠,种种荒谬评论令人哑然失笑。

比如,第四讲中,他批评在野阵营提出的 " 普发一万新台币 " 的政策,居然问在场一群非富即贵的听众," 你们需要一万块吗?" 台下一位支持者应和,说 " 一万块不够买菜 "。这番话让过去将自己包装为 " 矿工之子 " 的赖清德,暴露其实际是一个完全不知民间疾苦,高高在上的绿色权贵。

联想过去他要民众免费加班 " 就当做功德 " 的说法,想来也不是失言,而是其真实的想法。这种人无视任何人疾苦,自然也听不见任何人意见。于是," 空前绝后灾难级 " 的个人系列演讲就这么发生了,而且还是正在进行时。

即使是亲绿的《镜周刊》也不禁发声,社论《注定无法团结台湾的 " 团结台湾十讲 "》一文,直指赖清德的演讲计划虚伪而矛盾,充满政治妥协的敷衍,根本无法化解台湾深层分裂。文中说到:赖清德开讲就是为了 " 大罢免 "。不过,他没办法直接把这个系列取名为 " 大罢免十讲 ",他必须找一个替代名词来假装一下。于是,他动用了与地区领导人职权最贴切的 " 团结 " 二字。然而,虚伪就这样产生了。明明是要罢免对手,然后,却口口声声说要团结。地区领导人职位的抽象矛盾叠加一个政治斗争的具体矛盾,从他命名与推出的那一刻,再怎么好的文稿团队也无法克服这个双重矛盾。值得一提的是,传言该篇社论笔者为过去蔡英文演讲的主要撰稿人姚人多。

不过,赖清德的政治态度和性格,表现出对公众质疑和失败毫无羞耻感。他决定 " 裸奔 " 的一刻,他是感觉不到丢脸的。就像他也认知不到自己的无知,大量的失言、错误,都来自于他的脱稿即兴发言,估计他的撰稿幕僚反而松了一口气,就由他去吧。

作者丨许亿

点赞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