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李少威
编辑 | 谢奕秋
哈佛大学正濒临崩溃。特朗普一方面冻结政府拨款,另一方面间接取消其国际生招收资格,两头掐断办学资金来源,出手不可谓不狠辣。
哈佛大学 2024 年全球排名第 4,是中国学子向往的常春藤名校之一。从中国人的观念出发,这件事情很难理解。一个国家的政府,对自己国家的优质高校,本应呵护、扶持犹恐不足,怎么反而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?
背后是党争之祸。像哈佛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,基本上都是民主党建制派的阵地,它们一方面受到建制派的政治、资本支持,另一方面又每年为建制派输送大量人才。大学的独立运转和高质量发展,符合国家利益,但未必符合当权一派的利益。
最近特朗普对哈佛国际生动手,直接危及哈佛大学的生存。
哈佛国际生目前在册约 6800 人,来自全球 140 多个国家,现在美国宣告,它的高校不欢迎美国以外的学生。其它高校虽然暂时不在直接打击之列,但此刻想必也已战战兢兢。美国高等教育是向全世界传扬 " 美国价值观 " 的重要机制,具有意识形态输出功能,因此特朗普此举的溢出后果是,他一铁锹挖向了美国的软实力根脉。在特朗普看来,这些曾经重要的问题,如果既不能成为自身政治权力的臂膀,又不能在眼前兑现为美元,那就都不重要。
5 月 23 日,学生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大学校园内 / 图源:新华社
MAGA 们支持特朗普,认为如果外国人不再占用美国的教育资源,底层的孩子们就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。当局者迷,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打着现代民主政体的幌子,运行着寡头政体的实质,并且在今天,出现了一种君主、寡头和暴民混合政体的奇观。美国的教育系统,的确以起点、机会的不平等,实现着上层垄断,又以高昂得令人咋舌的学费,把贫寒学子排斥于系统之外。因此,奥巴马直到 43 岁才还完助学贷款,而美国这个全球最富足的社会,文盲率达到 21%。但他们不清楚的是,出现这些结果,归根到底是因为政治的寡头本质从未改变过,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在位,平民的价值,始终只在于成为政治合法性授权的形式主义工具,永远都不是政治的服务对象。
资本应当服务于国家,但在美国的实际政治运作中,国家服务于资本。资本的站队,成为党争的基础;资本的利益撕裂,成为党争之祸的根源。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,只是角落里随时调用的道具而已。好莱坞是另一个例子。特朗普威胁要对进口电影征收 100% 的关税,这对于主导全球电影市场数十年的好莱坞而言,无异于往炉火里浇水。当你了解到好莱坞的大亨和明星们都是民主党的拥趸,才会豁然开朗。
无论是哈佛还是好莱坞的遭遇,都只是美国政治秘密的冰山一角。这个极端分裂的政治运转机制,根本无法处理任何真正的政治问题——如果政治的定义是孙中山先生说的 " 众人之事 " 的话。它处理的都是少数寡头的上层利益矛盾,而在西方凡事一输一赢的思维框架之下,矛盾基本是无解的,因此才说,它的政府解决不了问题,政府自己才是问题本身。
5 月 23 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拍摄的哈佛大学校园 / 图源:新华社
有趣的是,这一切都是 " 民主 " 的结果。民主政治选举出一个喜怒无常、反复无信、唯利是图的总统,看似极端,实则是分肥政治的常态的一种浓缩性表现。也就是说,特朗普这朵花,其种子就内在于这个政治分肥逻辑框架的常态当中。民主一直在算计和反对人民。特朗普不再在意掩饰美国政治的虚伪性,甚至还肆无忌惮地暴露它。而掩饰它的虚伪性,是它有效运转的最重要的前置条件。现在,极端的利益,匹配着极端的虚伪。
我们从不怀疑民主、自由、平等这些价值的可贵,事实上它们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。我们一直怀疑的是,当这些价值被西方国家外化为一种服务于利益集团的标签,它的每一次宣扬背后,总是紧跟着具体的利益,总是使用着并不高明的暗黑手段的时候,高贵的词汇是否全都成为了一种自私的工具?
良善的治理还有另一条路,独立自主的、昂扬自信的路。这条路终将还民主、自由、平等以本来的面貌,而且,世界也将从这种经验里共同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