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年龄增长,许多人会逐渐意识到肚子上的脂肪似乎越来越多了,它们从一开始不起眼的一小块肥肉,逐渐演变成一个 " 游泳圈 "。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,比如肝脏周围则很容易堆积内脏脂肪组织,中年人的体检报告上 " 脂肪肝 " 也是常见的问题。但为何到了三四十岁,脂肪就不受控制地堆积,身体难以避免会经历 " 发福 " 呢?
有些人可能觉得代谢水平下降是推动脂肪堆积的关键因素,但在 2021 年,一篇《科学》论文通过对能量消耗水平的大规模测定发现,人体代谢水平在 60 岁之后才会真正开始下降,因此这个因素似乎不能为中年发福来 " 背锅 "。
现在,一项发表于最新一期《科学》杂志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:人到中年,脂肪细胞生成的能力变得更强了。这种特殊变化与脂肪祖细胞(APC)的活跃能力具有紧密联系,APC 会在个体中年持续生成新的脂肪细胞,并推动脂肪组织的扩张,从而导致身体各个部位堆积大量脂肪。
个体脂肪组织的增加主要有两种方式,包括脂肪细胞的肥大(细胞体积增大)和脂肪生成(新脂肪细胞的生成)。过往研究普遍认为,随着个体衰老,APC 与其他干细胞一样会逐渐降低增殖能力,因此会减少脂肪细胞数量。
然而,研究者在小鼠中观察到的现象却截然相反。他们分析了一批接受正常饮食且年龄达到 12 个月(相当于人类 45 岁左右)雄性小鼠的体内脂肪变化。结果显示,相对年轻小鼠,这些小鼠的体重明显更重,脂肪组织重量提升显著。内脏脂肪相对增长了 4.6 倍,皮下脂肪则增长了 2.8 倍,同时内脏脂肪组织中超过 80% 的脂肪细胞都是全新生成的。而同样条件下,雌性小鼠的体重、脂肪增长现象较为平缓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更易中年 " 发福 " 的人通常都是男性。
▲研究示意图(图片来源:参考资料 [ 1 ] )
研究者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,分析了雄性中年小鼠的脂肪组织,结果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脂肪祖细胞亚群—— CP-A 细胞。这种细胞会在小鼠 9 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出现,在 12 个月大时达到峰值。除了数量急剧增加,CP-A 细胞还保持着极强的增殖与分化能力,这也就导致了脂肪细胞的生成活动格外活跃。
除此之外,研究者发现中年个体的 APC 具备天然的促进肥胖潜力。他们尝试将这些细胞移植到了年轻小鼠体内,结果年轻小鼠也开始长胖,产生 " 发福 " 趋势。作者推测,APC 或与其他干细胞有着不同的响应机制,当脂肪组织开始衰老,反而会激活 APC 弥补衰老细胞的 " 冲动 "。
在人类的脂肪组织中,作者发现了类似 CP-A 的细胞亚群,其细胞特征与行为与小鼠中发现的格外相似,这表明,人类脂肪干细胞在中年时期也可能经历类似的变化。
值得期待的是,新研究或许还有望为解决中年发福带来可行的策略。他们在对 CP-A 细胞的激活机制进行分析后,找到了一个独特且必不可少的分子——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LIFR。这种蛋白受体不仅在 CP-A 细胞中高度表达,并且对于脂肪生成至关重要。通过药物抑制 LIFR 后,可以显著减少中年个体 CP-A 细胞的脂肪生成,但这种策略并不会影响年轻小鼠的 APC 脂肪生成能力。
如果精确地操控 LIFR 的抑制时间,比如在小鼠进入衰老早期进行干预,那么就可以长期预防中年小鼠的内脏脂肪堆积。这一发现为预防和治疗中年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,或许在以后 " 发福 " 将不再是中年人的困扰。
参考资料:
[ 1 ] Wang G, Li G, Song A, et al. Distinct adipose progenitor cells emerging with age drive active adipogenesis. Science. 2025;388 ( 6745 ) :eadj0430. doi:10.1126/science.adj0430.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学术经纬,作者:学术经纬,题图来自:AI 生成